-
技术文章
煤矿用单轨吊双开风门的工作流程
煤矿用单轨吊双开风门的工作流程煤矿用单轨吊双开风门的工作流程需结合其自动化控制系统与机械结构设计,以下从信号触发、风门动作、状态反馈、安全闭锁等环节展开详细说明:一、信号触发阶段检测装置感知物体靠近当单轨吊机车、行人或其他运输设备从巷道任一方向靠近风门时,安装在风门前后的红外开关传感器(或微波雷达、接近开关)实时检测到物体信号。传感器类型:采用矿用本安型设计,适应井下防爆环境,检测距离通常为3-5米,可根据巷道宽度调整。信号传输至控制单元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通过本安型电缆传输...
+
-
技术文章
矿用单轨吊双开风门 单轨吊无压风门的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门框与安装筋:门框体外侧设有安装筋,一端与门框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可插进巷道内侧壁,实现牢固安装,如一些风门的安装筋采用高强度角钢制作,能有效保证门框与巷道的连接强度。门板:通常有两个门板,呈双开门形式通过合页安装在门框体内侧。门板厚度一般不小于5cm,骨架采用50mm×50mm方钢,外敷两层2mm钢板,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卸压窗:设置在其中一个门板的前侧面,当风门两侧压力差较大时,可打开卸压窗的一部分口,使风门两侧连通,平衡压力。凹凸口:两个门板相对齐的侧面分别开...
+
-
技术文章
矿用单轨吊双开风门核心优势、应用场景
矿用单轨吊双开风门是专为矿井单轨吊运输系统设计的通风控制设备,结合了双开风门的密封性能与单轨吊通行的特殊需求,可实现运输与通风的协同管理。以下从结构设计、工作原理、核心优势、应用场景等方面详细解析:一、结构与工作原理1.特殊结构设计悬挂式门框结构:门框顶部采用高强度型钢焊接,与巷道顶板固定,预留单轨吊轨道穿过的空间(轨道通常位于风门上方中央位置),确保单轨吊不受门框阻碍。双扇对开风门:两扇风门向两侧开启,开启角度≥90°,风门尺寸根据单轨吊宽度定制(通常单轨吊宽度1.2~1....
+
-
技术文章
如何判断矿用气动风门闭锁装置的故障类型?
矿用气动风门闭锁装置的故障判断需遵循“先查气源、再检机械、后测电控”的逻辑,通过观察现象、仪器检测和分段排查确定故障类型。以下是基于常见故障现象的系统性诊断方法:一、风门动作异常故障判断1.风门无法开启或关闭故障现象可能原因判断方法风门无任何动作①气源中断或气压不足②换向阀卡死③气缸活塞杆断裂①观察气源压力表,正常应≥0.4MPa;②手动拨动换向阀按钮,若无法推动则阀芯卡死;③拆解气缸端盖,检查活塞杆是否断裂(可见明显裂纹)。风门仅单向动作①单向节流阀反向安装②气缸单侧密封圈...
+
-
技术文章
矿用气动风门闭锁装置如何使用及安装
矿用气动风门闭锁装置是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实现风门互锁、防止风流短路的关键安全设备,其安装与使用需严格遵循井下防爆标准及通风安全规范。以下从安装流程、使用操作、安全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设备与配件检查核对装置型号(如QMB系列气动闭锁装置)、参数(工作气压0.4-0.8MPa)及配件清单:主要部件:气缸(φ63/φ80mm)、机械闭锁连杆、换向阀、单向节流阀、气管(Φ8×1mm聚氨酯管)、传感器(可选);防爆认证文件:检查设备是否具备MA...
+
-
技术文章
矿用风门控制用电控装置的闭锁功能如何进行日常维护?
矿用风门电控装置的闭锁功能是保障矿井通风安全的关键环节,其日常维护需针对硬件、电气系统、传感器及逻辑控制等多维度开展,以确保闭锁功能的可靠性。以下是具体维护要点及操作规范:一、维护总体原则周期化检查:结合矿井生产节奏,制定日检、周检、月检计划,明确各部件维护频次。防爆优先:所有维护操作需在断电并确认安全后进行,严禁带电作业,确保设备防爆外壳、密封件完好。功能测试:每次维护后需进行闭锁功能联动测试,模拟真实场景验证互锁逻辑。二、硬件机械部件维护1.机械闭锁装置检查内容:机械连杆...
+
-
技术文章
矿用风门控制用电控装置的闭锁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矿用风门控制用电控装置的闭锁功能是保障矿井通风系统稳定、防止风流短路的核心设计,其实现方式结合了硬件互锁、电气逻辑控制及软件程序设定,具体原理和实现路径如下:一、闭锁功能的核心实现逻辑闭锁功能的本质是通过“互锁机制”确保两道(或多道)风门无法同时开启,其实现依赖于传感器检测、控制器逻辑处理及执行机构联动的闭环控制,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层面:二、硬件层面的闭锁实现方式1.机械闭锁装置结构设计:在风门门框或门体上安装机械连杆、锁止销等部件,通过物理连接实现互锁。例如,两道风门之间通...
+
-
技术文章
矿用风门控制用电控装置的操作使用
矿用风门控制用电控装置是矿井通风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以下将从其组成部分、功能作用、工作原理等维度展开详细介绍:组成部分控制器:作为电控装置的核心,如同系统的“智慧大脑”。它负责接收各类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并依据预设的控制算法,快速准确地输出控制信号,以实现对风门开合程度的精准调控1。传感器:在系统中扮演“感知器官”的角色,用于实时监测风门的位置、速度等状态信息,同时对矿井内的风量、风速、气压等重要参数进行精确探测,为系统的精确控制提供数据支持1。执行机构:常见的有气缸、油缸等,主...
+
-
技术文章
管壳式冷凝器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和承压能力
管壳式冷凝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电力等行业,用于气体或蒸汽的冷却与凝结。其结构简单、设计灵活,能够有效地将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却流体。核心功能是将热流体的热量通过管壁传递给冷却流体,最终使热流体凝结为液态。它主要由两个流体通道组成,一个是壳体内部的冷却流体通道,另一个是管内的热流体通道。热流体一般为气体或蒸汽,冷却流体为液体(通常为水或冷却液)。工作原理是热流体进入管子,在管内流动,温度较高的热流体将热量通过管壁传递给冷却流体。冷却流体通过壳体...
+
-
技术文章
不同类型海水冷凝器 壳管式冷凝器的压力参数设计要点
海水冷凝器的压力参数设计需根据设备类型(如管壳式、板式、沉浸式等)的结构特点、应用场景及工况需求进行差异化调整。以下从不同类型冷凝器的压力设计要点、关键影响因素及适配策略展开分析:一、不同类型海水冷凝器的压力参数设计要点1.管壳式海水冷凝器结构特点:由壳体、管束、管板及封头组成,海水在管程或壳程流动,通过管壁换热。压力参数设计核心:设计压力:管程压力:需考虑海水泵的扬程(通常0.3-1.0MPa),避免因流速过高导致管内压力超过管材耐压极限(如铜管设计压力常≤1.6MPa,不...
+
-
技术文章
海水冷凝器的压力参数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海水冷凝器的压力参数设计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避免泄漏及结构失效的关键环节,需综合考虑工艺介质特性、流体力学、材料性能、安全规范及应用场景等多方面因素。以下从设计压力、试验压力及相关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一、设计压力的核心影响因素1.工艺流体的操作压力与状态蒸汽冷凝场景:壳程设计压力需≥蒸汽最高操作压力(如0.5MPa饱和蒸汽,设计压力通常取0.6-0.7MPa),并考虑蒸汽波动(波动幅度≥10%时按峰值压力设计)。若蒸汽中含不凝气(如空气),需额外考虑不凝气积聚导致的压力升高(通...
+
-
技术文章
海水冷凝器的设计参数有哪些?
海水冷凝器的设计参数需结合传热需求、介质特性、设备结构及使用场景综合确定,以下从多维度展开说明:一、热负荷与传热基础参数1.热负荷(Q)定义:单位时间内需移除的热量(kW或kcal/h),由工艺介质的流量、进出口温度及比热容计算得出。例:蒸汽冷凝量10t/h,潜热2200kJ/kg,则热负荷Q=10×10³×2200=22×10⁶kJ/h≈6111kW。2.传热面积(A)计算公式:A=K⋅ΔTlmQ,其中K为传热系数,ΔTlm为对数平均温差。设计取值:海水冷凝器的传热系数K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