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5483306

product

产品中心

红外自动闭锁装置
产品简介:

红外自动闭锁装置的核心检测环节依赖于红外传感器。在风门的两侧,对射式红外传感器相对而立。发射端持续发射着不可见的红外光束,接收端则时刻准备捕捉这些光束。当行人、车辆踏入由红外光束构建的检测区域时,光束被遮挡,接收端的信号瞬间中断。

产品型号:

更新时间:2025-06-10

厂商性质:代理商

访问量:37

服务热线

0538-8700565

立即咨询
产品介绍
在煤矿井下,安全始终是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矿用红外线自动闭锁装置,作为保障矿井安全的关键设备,红外自动闭锁装置其工作原理蕴含着巧妙的设计与优良的技术。


红外自动闭锁装置的核心检测环节依赖于红外传感器。在风门的两侧,对射式红外传感器相对而立。发射端持续发射着不可见的红外光束,接收端则时刻准备捕捉这些光束。当行人、车辆踏入由红外光束构建的检测区域时,光束被遮挡,接收端的信号瞬间中断。这一变化如同触发了警报开关,传感器迅速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发送给控制箱。控制箱内部的 PLC 或控制器犹如经验丰富的指挥官,迅速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它首先会对信号进行滤波,排除因粉尘、水滴等短暂干扰产生的误信号,确保触发信号真实有效。确认信号有效后,控制器根据预设程序,结合风门当前的状态,果断下达指令。


指令下达后,气动系统开始发挥作

用。控制箱输出的控制信号传至电磁阀,电磁阀如同灵敏的开关,迅速动作,改变气路方向。原本处于特定状态的气路,在电磁阀的控制下,让来自矿井压风系统的压缩空气顺畅地进入气缸。压缩空气具有强大的动力,进入气缸后,推动活塞杆运动。活塞杆的伸出或缩回,通过精心设计的连杆、曲柄等机械结构,与风门门扇紧密相连,从而带动风门开启或关闭。值得一提的是,气缸两端的节流阀起着精细调节的作用。通过调整节流阀,能够精准控制进气与排气的速度,进而调控风门开启与关闭的时间。一般来说,这一时间可在 5 至 8 秒之间灵活调节,既能避免风门动作过快对门框造成撞击,又能防止动作过慢影响人员和车辆的通行效率。


在双风门的设置中,互锁机制是保障通风安全的核心设计。当 A 门因红外感应信号而开启时,控制箱通过专门的气动管路,向 B 门的气缸或电磁阀发送闭锁信号。这一信号如同给 B 门加上了一道坚固的锁,使其无法动作。反之,当 B 门开启,A 门也会被同样闭锁。这种互锁机制确保了在任何时刻,两道风门都不会同时开启,从根本上杜绝了风流短路的风险,为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当行人或车辆通过 A 门后,红外传感器的信号消失,控制箱启动内部的延时计时器。这一计时器的时间可通过 PLC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置,一般在 5 至 10 秒之间。延时结束后,控制箱再次发出指令,关闭 A 门,同时解除对 B 门的闭锁,使 B 门恢复到待机状态,等待下一次信号触发。


为应对突发状况,矿用红外线自动闭锁装置还配备了完善的安全保护与应急机制。在装置停电或气动系统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箱上的手动复位按钮,或是气缸旁的泄压阀,手动释放气缸内的气压,从而推开风门,确保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顺利疏散。同时,在风门动作过程中,装置还配备了语音报警器和光报警装置。语音报警器会清晰地发出提示音,如 “风门开启,请通过"“风门关闭,请小心" 等,光报警则通过闪烁的红色警示灯,在光线较暗的井下环境中格外醒目,双重提醒附近人员注意风门状态,保障人员安全。


矿用红外线自动闭锁装置通过红外感应、气动控制与互锁机制的紧密配合,以及周全的安全保护措施,为矿井安全构筑了一道坚固防线,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在线留言

留言框

  • 产品:

  • 您的单位: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常用邮箱:

  • 省份:

  • 详细地址:

  • 补充说明:

  • 验证码:

    请输入计算结果(填写阿拉伯数字),如:三加四=7

服务热线
18605483306

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