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8605483306
针对矿井风门防撞感知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激光点云-压力场耦合的多模态感知架构,结合D-S证据理论决策模型与分级制动策略,实现防撞虚警率≤0.3%、制动响应时间≤0.2s。通过HALT试验验证系统在粉尘浓度500mg/m³、水雾密度0.5g/m³环境下的可靠性,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第652条对风门安全控制的要求。
矿井风门作为通风系统的关键设施,其防撞性能直接影响矿井安全。传统单传感器(如红外或超声波)在粉尘、水雾环境下易出现误检(虚警率>5%),导致风门非必要停机或碰撞事故。本研究构建激光雷达(二维)+压力传感器(阵列式)的多模态感知系统,通过空间-力学双维度信息融合,解决矿车偏载(重心偏移≥200mm)时的防撞失效问题。
系统采用“激光点云定位+压力梯度分析"的协同感知架构:
激光点云定位模块:配置二维激光雷达(测距精度±3mm,扫描频率50Hz),通过DBSCAN聚类算法提取矿车轮廓特征,实时计算矿车与风门的距离(误差≤±10mm)及速度(误差≤±0.1m/s);
压力梯度分析模块:布置8组阵列式压力传感器(量程0-5kN,分辨率1N),通过分析压力分布变化率(ΔP/Δt)检测矿车冲击力,触发阈值设定为500Pa/s。
实验室测试表明,系统在粉尘浓度500mg/m³环境下的点云完整率达98%,压力传感器信号稳定性达99.2%。
基于D-S证据理论构建多模态决策模型,定义基本概率分配函数(BPA):
激光点云BPA:根据矿车距离与速度计算碰撞概率,权重分配0.4;
压力梯度BPA:根据压力变化率计算冲击概率,权重分配0.35;
历史数据BPA:结合矿车历史运行轨迹预测碰撞风险,权重分配0.25。
通过证据融合规则计算最终碰撞概率,当概率>0.8时触发一级预警(减速至0.5m/s),概率>0.95时触发二级急停(0.2s内制动)。仿真结果显示,系统虚警率从5.2%降至0.28%,漏检率从3.1%降至0.05%。
设计“预警-减速-急停"三级制动策略:
一级预警:当碰撞概率>0.8时,PLC控制器输出减速信号,电动驱动模块降低风门开合速度至0.5m/s;
二级减速:当碰撞概率>0.9时,气动回路启动,气缸压力调整至0.6MPa,实现风门柔性减速;
三级急停:当碰撞概率>0.95或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冲击力>800N时,电磁制动器锁死风门,制动距离控制在1.2m内。
HALT试验表明,系统在-20℃~60℃温度范围、95%湿度条件下,三级制动响应时间均≤0.2s,满足MT/T 1097-2008《煤矿机电产品防爆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