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气动风门闭锁装置的故障判断需遵循 “先查气源、再检机械、后测电控" 的逻辑,通过观察现象、仪器检测和分段排查确定故障类型。以下是基于常见故障现象的系统性诊断方法:
故障现象 | 可能原因 | 判断方法 |
---|
风门无任何动作 | ① 气源中断或气压不足 ② 换向阀卡死 ③ 气缸活塞杆断裂 | ① 观察气源压力表,正常应≥0.4MPa; ② 手动拨动换向阀按钮,若无法推动则阀芯卡死; ③ 拆解气缸端盖,检查活塞杆是否断裂(可见明显裂纹)。 |
风门仅单向动作 | ① 单向节流阀反向安装 ② 气缸单侧密封圈破损 | ① 检查节流阀箭头方向是否与气流方向一致; ② 向气缸无杆腔通气,若漏气则拆解更换 O 型圈(可用肥皂水涂抹缸筒接口)。 |
故障现象 | 可能原因 | 判断方法 |
---|
开启风门 A 时风门 B 未锁止 | ① 机械锁止销未插入锁孔 ② 接近开关未感应到风门状态 ③ 气控阀组漏气 | ① 手动推动风门 B,观察锁止销是否弹出(正常应伸出≥20mm); ② 用金属物体靠近接近开关,万用表测量信号输出端是否有电压跳变(本安型通常为 DC 12V); ③ 向气控阀组通入 0.5MPa 气压,用肥皂水检测阀体接缝处是否冒泡。 |
风门关闭后锁止不解除 | ① 机械连杆复位弹簧断裂 ② 换向阀复位失灵 | ① 拆解连杆机构,检查弹簧是否断裂(外观可见变形); ② 手动按压换向阀复位按钮,若无法弹回则阀芯被杂质卡住(需用酒精清洗)。 |
气源问题:
管路漏气:
关闭减压阀后,将气路分成 “气源 - 阀组"“阀组 - 气缸" 两段;
对每段充入 0.6MPa 气压,用肥皂水涂抹接头、弯头处,冒泡点即为漏点;
故障类型 | 判断步骤 | 维修要点 |
---|
红外传感器不触发 | ① 用万用表测传感器供电端是否有 DC 12V(本安电源); ② 遮挡传感器镜头,观察指示灯是否闪烁(正常应亮灭交替); ③ 调整传感器安装距离(标准 3-5m,需避开强光直射)。 | 镜头污染时用无水乙醇擦拭; 若供电正常但无信号输出,更换传感器(需匹配 Ex ib IMB 防爆等级)。 |
磁性接近开关误动作 | ① 用磁铁靠近开关,检测输出端电阻是否从∞变为 0Ω(导通状态); ② 检查磁钢安装位置是否偏移(与开关感应面距离应≤5mm)。 | 开关内部干簧管损坏时需整体更换; 磁钢脱落可用 AB 胶重新固定。 |



看:观察气压表、传感器指示灯状态,风门关闭时锁止销是否弹出;
听:气路运行时是否有异常漏气声(“嘶嘶" 声),气缸动作是否有异响;
触:触摸气缸外壁温度(正常≤50℃,过热可能因卡阻导致),感受连杆动作阻力;
测:用工具测量气压、电路通断、传感器信号,对比技术参数(如气缸行程应≥额定值的 95%)。
风门不动作 → 检查气源压力是否正常 → 否 → 排查压风管路/减压阀 ↓ 是 检查换向阀手动是否动作 → 否 → 拆解清洗阀芯/更换弹簧 ↓ 是 检查气缸通气是否有动作 → 否 → 拆解气缸(活塞杆断裂/密封圈破损) ↓ 是 检查机械连杆是否卡阻 → 是 → 润滑/调整连杆位置
防爆要求:井下检测时严禁带电开盖,使用本安型万用表(防爆等级 Ex ib);
气压安全:气路维修前必须关闭压风总阀,释放管路余压(压力表归零);
瓦斯环境:使用肥皂水检测漏气时,作业点瓦斯浓度需<0.5%,远离电气火花;
登高作业:检修顶部气缸时需搭设防爆脚手架,系安全带,下方禁止站人。
通过上述方法可快速定位故障类型,建议维修人员携带《故障诊断手册》及专用工具(如防爆扳手、本安型示波器),按 “先简单后复杂、先外部后内部" 的原则排查,避免盲目拆解造成二次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