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防水密闭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
煤矿水泵房用全自动防水密闭门的可靠运行,离不开科学规范的日常维护和保养。鉴于其在水泵房这一关键区域的特殊作用,需针对门体结构、液压系统、密封装置等关键部件制定细致的维护方案,以确保其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门体及结构部件的日常维护
门体表面的维护需每周进行一次。用高压水枪或抹布清理门体表面的粉尘、淤泥和积水,尤其要注意门体与门框接触部位的清洁,避免杂物堆积影响门体关闭时的密封性。清理完成后,检查门体是否有变形、裂纹或锈蚀痕迹。若发现轻微锈蚀,需立即用砂纸打磨除锈,然后涂刷与门体原色一致的防锈漆;若存在裂纹或变形,应及时联系厂家进行维修或更换,防止裂纹扩大影响门体强度。
门体轨道的维护同样重要。每天检查轨道内是否有碎石、淤泥等杂物,若有则用专用工具清理干净,确保门体在轨道上移动顺畅。每周在轨道表面涂抹一层润滑脂,减少门体与轨道之间的摩擦,避免因摩擦过大导致门体运行受阻或轨道磨损。同时,检查轨道的固定螺栓是否松动,若有松动及时拧紧,防止轨道移位影响门体的正常运行轨迹。
防淤挡板作为门体底部的特殊结构,需每日检查其升降是否灵活。按下控制按钮,观察挡板是否能快速平稳地升降,若发现卡顿现象,可在挡板的滑动部位添加润滑油,并清理挡板底部的淤泥和杂物。每月对挡板的密封垫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老化、破损情况,若有则及时更换,确保挡板与地面的密封效果。
液压系统的日常保养需每日关注。检查油箱内液压油的液位,确保液位在油箱刻度的 1/2 - 3/4 之间,若液位低于下限,需补充同型号的液压油,严禁不同型号液压油混合使用。同时,观察液压油的颜色和透明度,正常的液压油应为淡黄色透明液体,若发现油液浑浊、发黑或有杂质沉淀,需立即更换液压油,并清洗油箱和过滤器。
液压管路及接头的检查每周进行一次。查看管路是否有破损、老化现象,接头处是否有渗漏。若发现渗漏,先关闭液压系统,然后用扳手拧紧接头;若接头损坏,需更换新的接头和密封件。每月对液压泵和电机进行一次检查,听运转时是否有异常噪音,触摸电机外壳感受温度是否正常(一般不超过 60℃),若有异常需停机排查,防止因部件故障导致液压系统瘫痪。
双动力源的维护不可忽视。每日检查主电源与备用蓄电池的连接是否牢固,切换开关是否正常。每周对备用蓄电池进行一次充放电测试,确保蓄电池在断电时能正常供电,且续航时间不低于 4 小时。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通常为 2 - 3 年,达到使用年限后需及时更换,避免因蓄电池失效导致紧急情况下动力中断。
密封装置的细致保养
密封装置是防水性能的核心保障,需每日检查。查看丁腈橡胶密封条是否有老化、开裂、脱落情况,密封条表面是否有油污或杂物。若有油污,用中性清洁剂擦拭干净;若密封条老化或破损,需整体更换新的密封条,更换时确保密封条安装到位,与门体凹槽紧密贴合。
充气密封带的保养每周进行一次。启动充气泵,检查密封带的充气速度和密封性,观察密封带是否有漏气点。若发现充气速度变慢或密封带无法充到预设压力,可能是气泵故障或密封带破损,需分别检修气泵或更换密封带。每月将密封带内的气体排空后重新充气,避免密封带长期处于膨胀状态导致老化加速。
液体密封层的维护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密封液槽内的密封液液位,若液位不足,补充特制的密封液。清理液槽内的杂质和沉淀,防止杂质堵塞注液口。同时,检查注液泵的工作状态,确保注液泵能正常将密封液注入液槽,若注液泵故障,需及时维修或更换,保证液体密封层的有效形成。
智能监测系统的定期检查
智能监测系统的维护每周进行一次。检查各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包括水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用标准信号源对传感器进行校准,确保其检测数据准确无误。若传感器出现数据漂移或无信号输出,需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松动,或更换传感器。
控制系统的检查每月进行一次。查看控制柜内的线路是否整齐,接线端子是否松动,用吸尘器清理柜内的粉尘。测试控制系统的自动控制功能,模拟水位超标信号,观察门体是否能自动关闭;测试远程控制功能,检查地面监控中心能否正常操控门体的开闭。若发现控制程序异常,需联系厂家专业人员进行调试,确保控制系统逻辑正常。
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也需定期检查。每周测试智能监测系统与水泵房监控终端、矿井中央控制系统的通信是否畅通,数据传输是否及时准确。若出现通信中断或数据丢失,检查通信线路和路由器等设备,及时排除故障,保证门体状态信息能实时上传,便于管理人员远程监控。
通过以上日常维护和保养措施,可有效延长煤矿水泵房用全自动防水密闭门的使用寿命,确保其在突发水害时能可靠发挥作用,为煤矿水泵房的安全运行提供持续保障。维护保养过程中,需做好详细记录,包括维护时间、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结果,为后续的维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